普拉迪:數控機床創新與堅守 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縱觀世界近現代史,制造業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是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主力軍。這對我國的實體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啟示,并且對我國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建設起著關鍵性作用。
從2008年成立初期至今,十一年如一日的創新堅守,成就普拉迪的金字招牌。說起普拉迪,這是普拉迪數控總經理李愛軍一輩子的事業,他十多年來專注于此。“普拉迪是一家智能裝備和自動化成套設備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從早期門窗幕墻、智能家電、汽配行業,及至近年的在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領域持續發力,一直專注于鋁型材的深加工設備,不斷往鋁行業精深加工設備方向提升蛻變。”
新能源汽車電池托盤型材加工中心
隨著工業鋁材的需求上升,應用領域逐年擴大,鋁型材生產的精度、強度等要求也不斷提升,生產裝備和技術水平愈發先進,意味著機械裝備將迎來一輪新變革。
而普拉迪緊緊抓住市場發展機遇,“由建筑型材往工業型材方向轉型發展,轉型當中會有陣痛,但我相信企業的長期發展就需要突破自我,改變現狀。未來,普拉迪將會在鋁型材精深加工設備的領域繼續砥礪前行。”李總說道。
據了解,普拉迪尤其專注國內空白技術的研發,不斷挑戰技術難點,突破行業個性化需求的局限,引進國際前沿技術及工藝,整個品牌的創新發展對深加工設備領域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李總表示,普拉迪除了深耕鋁型材的深加工領域,未來將會沿著鋁型材應用加大研發投入。“隨著工業水平和規模的提高,工業用材也在逐年攀升中,普拉迪目前擁有型材CNC復合加工中心、數控龍門加工中心、立加工中心等數控機床及航天航空、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等成套設備的開發與應用,在新應用領域持續發力。”
要比別人新,更要比別人快,機械設備的研發速度總要“跑”在前頭,對于產業競爭格局以及行業趨勢的正確預判,讓普拉迪掌握了發展的先機。
贏得市場的制勝法寶:人才戰略與技術創新
裝備制造是工業的“心臟”,機械設備領域的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正是創新堅守,成為了普拉迪制勝市場的“法寶”。創新,最好的例子是——華為。談及華為,我們內心澎湃,華為作為民族企業,一步步做大,再到走出國門面向世界,華為的崛起,無論是系統軟件還是5G移動通信技術都讓人其他企業望其項背。成為無法打敗的華為,人才與技術創新是根本,而李總的創新理念,正與華為不謀而合。
李總認為:“創新能力并非單純技術創新,而是支撐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機制,涉及制度、技術、市場、管理創新等管理與運用能力。”如普拉迪的市場戰略、管理機制、售后服務的布局,都圍繞技術而行。“而普拉迪在建立創新機制的過程中,對人才最重視,企業發展始終離不開人才的提升。”他說。
“中國是擁有近十四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中國缺人嗎?不,缺的是人才。”李總這一番獨特見解,恰恰戳中了很多企業的痛點。擁有高科技人才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將是企業加速前進的利器。對此,普拉迪十分注重新鮮血液的培養,“十多年來,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我們不斷發掘和培養有潛質的年輕人,引進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普拉迪為此也建立了相應的技術人員激勵機制。”創新要素的加速聚集,引領普拉迪發展提質的動能不斷增強。
往高精尖方向邁進實現品牌的長遠發展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品質革命、品牌經濟的時代,需求升級帶動價值創造,價值創造引領需求升級。加強品牌建設,提供品牌產品和品牌化服務,正是滿足人民追求品質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
談及品牌時,李總是這樣說的:“品牌在產品銷售、投資拓展、資金籌措、人才引進、團隊凝聚和企業發展方面至關重要,但品牌構成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回歸企業的品質——產品。因此,普拉迪在產品研發上,一直走在行業的前沿,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定制化產品。”
除了產品本身的研發,為提高企業品牌的附加值,普拉迪還為客戶提供加工應用、產能優化等,拓寬服務范圍,滿足客戶的多樣性需求。
品質是一個企業的生命,普拉迪堅持創新與品質“兩手抓”。在采訪時,李總特別強調產品品質,“品質是普拉迪發展的核心因素,一直以來,普拉迪都是同外企對品質管理的高標準要求自己,要想保持企業品牌的長期發展,研發、品質、服務、技術都是重要因素。”
不斷創造,為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不斷努力, 為客戶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對于生產效率、產品精度以及穩定性的要求。“行業未來的發展,要在產品附加值上創新,向高精尖方向邁進,注重鋁合金產品的精加工,往工業級、航空級、軍工級等更高領域延伸,實現技術和工藝的新突破。”這是李總對于行業的思考。
前瞻行業熱點趨勢也是普拉迪的“技能”之一,普拉迪于數年前已預料到高精度裝備在汽車輕量化等領域的市場潛力,并專注智能裝備和自動化成套設備的開發和應用。
李總表示“普拉迪在設備內利用智能化與互聯網對接,能讓客戶對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排除故障。”而在智能化領域,李總也有自己的看法:“智能化應當要分階段去看,目前行業智能化仍處在初級階段:第一,目前在控制系統上,國內還沒有具備穩定性特別高的產品;第二,部分關鍵零部件仍需想辦法突破。”在他看來,智能化道路任重道遠,但企業不能停止探索,前進永不停步。